天智航:北京新政加码手术机器人领域赋能行业龙头企业

文章来源:应用案例 2024-04-10

  随着目前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发生变化,老龄化趋势加剧,人类对于高水平医疗服务的需求也随之加大。面对当前市场现状,推动国内医疗卫生体系的高水平发展也势必对医疗行业提出更高的要求。在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渗透之下,发展医疗健康机器人是提高医疗服务效率、节约医疗人员配置,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的重要一步棋。在医疗健康机器人的细分种类中,手术机器人凭借其精准定位恢复快、稳定高效易学习等特点备受临床领域欢迎。近年来国内手术机器人发展迅速,成为备受瞩目的黄金赛道。

  近日,北京市政府公布《北京市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提出加紧布局人形机器人,带动医疗健康等四类优势机器人产品跃升发展。在医疗健康机器人领域,《方案》从多方真实的情况入手,对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多方层面做出了具体的指示与引导,内容有“提升医疗健康、协作、特种、物流四类机器人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提升手术机器人全流程手术辅助能力;优化医疗器械注册和卫健医保政策,加大临床应用推广力度”等,对国内医疗器械企业下一步的发展趋势做出导引。“《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医疗健康机器人的发展目标,对以手术机器人为主的医疗健康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北京一家医疗器械行业人士说道。

  近年来,国家和地方频频出台医疗健康、机器人产业有关政策,推动国内手术机器人行业健康发展。在有关部门的督导下,手术机器人行业的发展也将愈发规范,产品结构将得到逐步优化。国内多地对于手术机器人的扶持已逐步开始落地。据了解北京、上海近年来率先将手术机器人(RAS)纳入医保,如上市公司天智航研发的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所支持的手术和一次性骨科手术机器人配套耗材就已纳入北京医保支付范畴。同年6 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又发布《“十四五”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对大型医用设备兜底条款设置的单台(套)价格限额做调整。“十四五”手术机器人配置数量有望进一步放宽的信号渐浓。

  我国国产手术机器人的起步虽然较晚,但近年来发展迅速。究其根本,在医疗健康机器人产业快速地发展的背后,离不开一批优秀企业的默默付出。在整个行业的耕耘下,目前我国国产手术机器人已经具备了自主可控的技术能力,并且部分企业的产品通过不断迭代更新,技术日臻成熟。据不完全统计,仅在2022年我国就至少有 15款手术机器人获批。截至目前,天智航、微创机器人、思睿哲、精锋医疗等企业推出的手术机器人均已实现商业化装机。

  除了加大扶持力度,积极培育优质企业外,《方案》还强调“鼓励有实力的企业拓展业务模式,对全国市场开展机器人融资租赁业务”,逐步扩大产品消费和应用。目前,以天智航为首的一批国产手术机器人企业已在不断探索新的商业化模式,在行业内传统的销售模式之外,天智航正在稳步探索与医疗机构联合建设骨科手术机器人微创手术中心的业务模式。这种购买技术服务模式可以缓解医疗机构的金钱上的压力;快速缩短了产品进院时间,有助于尽快将手术机器人实际应用于临床操作中;提升天智航与医疗机构之间的互动效率,为后续的深度合作打下基础。在全新商业模式的介入下,天智航的产品应用率也突破新高,2022年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开展的手术数量就超过12000例,较上年同期实现增长超过20%。截至2023年3月31日,天智航已累计开展手术数量超4万例,在业内保持着较高水平。

  除了业务模式的探索,天智航还尤其注重与医院联合进行医工合作,助力国产手术机器人实践,及时有效地发现旗下手术机器人产品存在的问题,以便于及时做出调整。根据统计,天智航作为项目课题负责单位中唯一的企业代表参与由北京积水潭医院主办的“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机器人远程诊疗体系构建与应用示范”项目;与北京水木东方医用机器人创新中心等单位协同合作,参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牵头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机器人重点专项“经皮脊柱内镜智能手术机器人关键技术及系统”等多个项目。

  医疗健康机器人产业是一个需要技术积累和不断打磨的行业,手术机器人作为该行业重要的一支,更需要相关企业持续加大科研力度,促使更多如天智航一样的优秀企业诞生,攻克更多技术高地,促进智慧医疗加快速度进行发展。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

...
分享到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