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服务机器人的发展现状与发展前景
时间: 2023-11-25 20:27:35 | 作者: 码垛机器人
时间: 2023-11-25 20:27:35 | 作者: 码垛机器人
相关政策的不断出台、技术的不停地改进革新优化,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与需求的提高,AI在我们正常的生活中的普及率越来越深,逐渐覆盖了医疗、教育、安保、物业等人们工作生活的各个场景。与此同时,AI产品也成为了投融资的热点,愈发受到创投圈的青睐。
国际机器人联盟(IFR)将机器人分为工业机器人及服务机器人,其中,服务机器人可细分为专业服务机器人及个人/家庭服务机器人;如果按照应用场景分类,机器人能分为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以及特种机器人。其中,服务机器人可大致分为公共服务机器人、医疗服务机器人及家用服务机器人。
随着服务机器人在我们正常的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服务机器人的市场规模也呈逐年上升趋势。据中国电子学会分析,2014-2018年我国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逐年增长,2018年我国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达到16.5亿美元,同比增长30.1%;2019年我国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约22亿美元。专业技术人员预计,2019-2024年全球的服务机器人销售额将再上一个台阶,到2024年全球服务机器人的销售额将有望达到170亿美元。
根据中国电子学会数据统计,2019年我国家用服务机器人、医疗服务机器人和公共服务机器人的市场规模分别为10.5亿美元、6.2亿美元和5.3亿美元,占比分别为47.7%、28.2%和24.1%。据艾媒咨询预估,2025年家用机器人、娱乐休闲机器人、医疗机器人将占据中国服务机器人细致划分领域的市场占有率前三。
据相关数据统计,2020年第一季度,全球多地区的智能产品销量一下子就下降。今年2月,全球智能手机约出货6180万台,与2019年同比下降38%,创下全球智能手机历史下跌市场最低。
与此同时,受全球新冠肺炎影响,智能音箱的出货量约同比下降25.8%。但与智能数码行业萎靡态势相反,2020年第一季度服务机器人却表现亮眼。有关数据显示,从2020年开始至4月2日,服务机器人行业共发起投资事件15起,与2019年相比表现基本持平;根据已公开的投资信息分析,投资金额均在数千万块钱以上,其中有七起投资金额超过1亿元人民币,服务机器人行业的投资金额较大。
2015-2019年,我国总人口数一直增长,但 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却呈下滑态势,2019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减少至8.96万亿人。由于劳动人口下跌,势必会增加劳动力成本。这时,服务机器人替代劳动力的优势将显现,成为发展趋势。
与此同时,2015-2019年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在GDP中的占比均超50%且呈逐年增长趋势,第三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也将进一步刺激服务机器人技术的革新以及应用深入。
家用服务机器人的现状方面。据有关联的资料显示,2014年日本软银公布pepper机器人后,引发了国内机器人热潮,同年亚马逊Echo智能音箱诞生,2015年无人机火爆,2014年到2016年国内机器人领域投融资事件迅速增多,到了2016年热度显而易见地下降,进入冷静理智期。国外方面,全球智能机器人领域也持续遇冷,包括智能家庭社交机器人鼻祖Jibo、Kuri、Auki等行业巨头已相继退出。究其原因,是因为产品竞争激烈同质化严重,花了钱的人机器人的期待较高,机器人的智能体验与理想存在一定的差异,刚需功能不突出等根本原因造成。
家用服务机器人与智能家居系统的不断融合创新是未来的发展的新趋势,家用服务机器人只有融入人们的生活网络,嵌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才能发挥最大的价值。相信未来,随着AI核心技术的不断突破、传感器精准程度的提升、稳定性的优化,家用服务机器人将能够更智能化、人性化、专业化,更加全面地满足大家的需求。
医疗服务机器人方面,外科手术机器人商品化程度最高,但其应用成本昂贵,市场普及进度较缓慢。康复机器人应用场景范围广泛,市场规模逐年增长,具备较好的发展空间和潜力。
公共服务机器人近年来开始在商尝酒店、办公园区、政务大厅、银行、医院等公共服务场所大范围的应用。据中国电子学会统计,2019年,我国公共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约5.3亿美元,市场融资规模约2.25亿元,较2018年增势明显。
随着机器人产业竞争格局的日益激烈,机器人性能将逐步提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将成为服务机器人的重要发展趋势。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的迅猛发展,将于机器人产业进一步深度融合,促进服务机器人产业化、商业化落地。此外,随机器人应用领域的拓展,机器人研发水平、工艺技术及使用材料的不断的提高,服务机器人在重量、体积、灵活性等方面也将进一步精细化,逐渐向微型、轻型、柔性方面发展。
后疫情时代,相信在政策、经济、技术等多重因素的合理驱动下,中国服务机器人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