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人们印象中机器人的姿态:1.6米的个头儿,圆圆的头上有一双会“眨”的大眼睛,一身银白色“外衣”透出十足的现代感,走起路来既平稳又顺利,还能用灵敏的双臂完结许多动作。
这项名为“助老助残机器人关键技能讨论研讨”的项目于2006年被列入高新技能发展方案——“863”方案重点项目,并于2007年发动。
这个项目的树立有着急迫的实际布景。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晚年人口最多的国家,现在超越60岁的白叟抵达1.49亿人,占总人口的11%。
然而在我国,白叟的养老护理成为扎手的问题。民政部官员表明,我国最少需求1000万名养老护理人员。
在这样的局势下,陪护机器人应运而生。掌管上述项目的我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机器人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研讨所研讨员李瑞峰说,我国研制的陪护机器人具有服务、安全监护、人机交互以及多媒体文娱四大功用。
他解说说,假如家中白叟患病卧床,陪护机器人能帮助取药、端水,还能够到冰箱里取食物用微波炉加热。假如家里来了客人,陪护机器人会去开门。许多儿女不放心白叟单独在家,经常忧虑燃气、水电存在危险,乃至是小偷的不合法侵略,这时,陪护机器人经过传感器、监控体系判别反常状况,经过短信或网络给主人提示,儿女还可经过视觉体系看到白叟在家中的状况。陪护机器人还可当作一个终端,与小区安全、医疗网络树立交互渠道;白叟感到孤单时,陪护机器人能“讲故事”“歌唱”“陪他们下棋”。
李瑞峰泄漏,课题组正在为2009年末霸占我国陪护机器人的关键技能而尽力。
他举例说,对人类来说,看到一件物品走过去拿起来是再简略不过的事,但对机器人来说,做出这些连续性动作是极端杂乱的进程,首先要“看”得精确,然后操控手臂精确抵达方针方位,捉住,再经过判别间隔进行移动,精确送到预订方位。这中心触及移动导航技能、视觉对方针物的辨认勘探技能、作业臂的运动操控技能等国际性难点问题。
李瑞峰说:“现在世界各国的陪护机器人研讨都处于实验室阶段,没有完成产业化,我国的相关研讨也处在同一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