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此次大会的亮点:形态各异,不断在自己的屏幕上闪烁着各式各样的欢迎语,穿梭在会场中,如同这是它的主场。
据了解,国产服务机器人产业规模化再迎新进展,多家上市公司及初创企业在海外斩获大量订单,加速出海。
记者在大会上了解到,目前,多家参展的国内服务机器人厂商的订单量来自海外市场迅速增加,其中部分企业海外业务占比超半数。
擎朗智能创始人兼CEO李通接受《证券日报》记者正常采访时表示,“目前,公司海外收入占比已超50%,近一年里海外订单量同比增长超80%,商业模式上出售和租赁并存。国产机器人企业正不断进行产品创新,推动业务发展,让中国发源的商用服务机器人,真正走向全球。”
宇树科技相关负责人称,目前公司机器人海外业务在总营收占比达50%。天智航有关人员也表示,海外市场对机器人需求量的确在迅速增长。新松机器人负责人则对记者透露,新松移动机器人海外业务布局多年,近两年在海外部分地区订单增速明显。
在李通看来,国内服务机器人“出海”虽然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成绩,但也历经坎坷。“2010年到2015年的5年里,国产服务机器人公司开始走出国门,但那时很少有人相信服务机器人能够成功。直到2016年,真正意义的餐饮配送机器人开始落地。2018年,擎朗餐饮服务机器人就开始收到来自全球主流地区的订单。2021年,国产厂商抓住了无人服务及配送的契机,提前布局海外市场进行突围,从而迈向了全球化的星辰大海。”
如今,全球技术及规模比拼中,国内多家服务机器人企业已实现技术领先、产品迭代、供应链高效率低成本的优势,在海外迅速扩张。
李通向记者透露,在海外开拓中,我们正真看到众多国内机器人企业在海外搭建了稳健的团队,克服了管理、文化、团队融合等重重困难。“擎朗智能目前就实现了超60产品覆盖全球多个国家/地区,并在64个国家参与并完成机器人出海认证,在海外实现了新的跨越式发展。”
据了解,擎朗智能此次展示共计十余款机器人产品,是大会现场亮相较全产品企业之一,且已全部实现商业化。该公司展出的多功能配送机器人T10和全新的清洁服务机器人产品C30计划在2023年第四季度上市,并加速进军海外市场。
国内服务机器人企业在海外的快速扎根,与其拥有自主核心知识产权、在产业链上逐步掌控话语权有关。
记者在大会现场注意到,多家机器人企业创始人均由高校老师或科学家组成,企业均在各自领域拥有自主,在产业链部分关键环节已实现自主可控。天智航上述人士对记者称,公司骨科手术机器人目前已在高端医疗装备实现自主可控。
“目前国内企业已经在谐波减速器等产业链关键环节实现技术突破,在寿命、转矩、减速比、传动精度等核心指标上部分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在服务机器人上,表现尤为明显,国内企业走向全球市场时,话语权逐步提升。”钛虎机器人市场部经理滕云介绍,国内机器人企业正在引领供应链走向轻量化、小型化和简便易用的方向发展,契合机器人时代的核心需求,实现机器人系统的快速落地,加速全球AI时代的到来。
“进入机器人赛道是非常艰辛的,目前资本经历一轮冷冻正处于破冰期。但市场规模持续不断的增加,落地机器人慢慢的变多,中国服务机器人正在加速走出去。”李通和记者说,“今天,我们大家可以非常自豪地说,今天的中国服务机器人行业是全球领先的。”
据了解,相较工业机器人和移动机器人存在能耗高问题,服务机器人因产业规模化、技术发展带来的成本及能耗逐步降低,而获得更广泛的市场应用。服务机器人品类也更丰富,包括扫地、聊天、陪护、医疗机器人等。另外,人形机器人也向服务领域逐步商业化。
随着机器人向轻量化发展,可快速适应生活场景的服务机器人产业规模正在迅速提升。近日,工业与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汪宏介绍,2023年上半年机器人产业整体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其中服务机器人产量达到了353万套,增长9.6%。中国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报告数据显示,预计到2024年,中国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将突破100亿美元。业内普遍预计,到2025年,国内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达万亿元。
“当下,中国的机器人已更多依赖于算法、数据等发展。在这一方面,由于需求量大、场景多,让机器人应用在中国智能制造业品类中表现突出,供应链更健全、更活跃。中国庞大的数据库基础及大模型的不断迭代,为服务机器人产业规模化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李通如是说。
...